相關文章

中國有句話:沒有教不好的孩子,只有不會教的父母。生活中,父母的身教勝於言教;孩子的人生態度、生活目標、對事物的看法,很大程度上來自家庭的熏陶。

 
不盡責的家長有多種表現。近日美國生活媒體CureJoy就發表了一組主題漫畫,盤點了父母們很少意識到的12種不良教育方式,在社交媒體上引起熱議。


先來看看這些漫畫都畫了些啥:

1. 如果你的孩子有意打攪你,是因為你對他們很少表達親密,他/她渴望和你有身體的接觸。

2. 如果你的孩子在撒謊,說明你曾經對他們所犯的錯誤反應過度。

3. 如果你的孩子自信心不足,那是因為你給他的建議多於鼓勵。

4.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為自己發聲,是因為從小你就總是公開訓斥他們。(即便是在親友面前,家長也不應這麼做。)

5. 如果你甚麼都給孩子買,他們卻還去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,是因為你沒有讓他們自己選。

6. 如果你的孩子很怯懦,是因為你總是過早幫他們——不要把他們成長道路上的障礙全掃清。

7. 如果你的孩子妒忌心很強,可能是因為你總拿他們和別人相比。

8. 如果你的孩子很愛生氣,那可能是因為你讚揚他們不夠,他們只有在犯錯誤時才獲得注意。

9. 如果你的孩子不尊重別人的感情,那可能是因為你總是發號施令,不重視他們的感情。

10.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躲躲閃閃,是因為你總是小題大作。

11. 如果你的孩子很沒禮貌,那是從父母或家中其他成員那裡學來的。

12. 為人父母的四種極端,見圖所示。


CureJoy的文章最後寫道,父母不只是另一份工作,而是一輩子的承諾。而我們在繁忙的日程中,在育兒方面很容易陷入慣性,以至於起到反作用,上面這些個習慣,必須要時時留意。

作者的出發點是讓父母根據孩子的表現躬身自省,不過跟貼的網民卻是兩種截然相反的反應。

如臉書用戶瓊斯(Geoff Jones)評論說:「我個人覺得這些說法沒什麼參考價值。把孩子同類的舉動全歸咎於父母很可笑。用『可能』這個詞就是說,他們這樣表現或許是因為這個,或許有另外100種原因。這只是用來打父母的另一根棍子而已。」

平心而論,上面的12條小提示還是簡明地講出了一些很好的道理,包括鼓勵父母給孩子更多的愛、不要過度保護,也不要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,如此等等。讀到甚麼信息,還取決於怎麼去讀。您同意嗎?@*

------------------

💎成為會員 📧訂閱電子報
https://hk.epochtimes.com/subscribe

🔔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
🍎iOS:https://bit.ly/epochhkios
🤖Android:https://bit.ly/epochhkand